綠字是什么意思:
☆綠 <名> lu
☆通“菉”。一種野菜。
☆終朝采綠,不盈一掬。--《詩·小雅·綠竹猗猗》
☆[文]∶帝王受命的符籙。後作“籙”。
☆河出綠圖,地出乘黃。--《墨子》
☆又用於綠林(綠林山)、綠營(清代漢人地方武裝)、鴨綠江等。
☆綠林;原爲山名,位於湖北當陽東北。西漢末,新市人王匡、王鳳等領導過綠林山起義。後以此稱聚衆抗官或劫富濟貧的行爲。
☆綠林好漢
☆綠林起義;公元17年,王匡、王鳳在綠林山組織饑民起義,稱綠林軍,反對王莽政權。公元23年,起義軍建立更始政權。同年在昆陽大敗王莽軍,乘勝西進,攻佔長安,推翻了王莽的政權
☆綠營;清代由漢人編成的分駐在地方的武裝力量,用綠旗做標誌
☆綠 <形> lv
☆(形聲。從糸,表示與線絲有關,錄聲。本義:青中帶黃的顏色)
☆綠,帛青黃色也。--《說文》
☆君朱綠。--《禮記·玉藻》
☆又如:水綠(淺綠色);碧綠(青綠色);綠耳(駿馬名。爲“周穆王”八駿之一。因其毛爲綠色,故名);綠竹(綠色的竹子);綠沈(濃綠色,深綠色。凡弓、槍衣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