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的位置:首页 > 風水 > 節日民俗

今天

風水檢索

【鄭重聲明:本網站的主要內容來自于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及東西方的民俗文化,并非嚴謹的科學研究成果。僅供娛樂參考,請勿盲目迷信。】

中國民俗節日大全

編輯:八字网 2024-09-10 12:14:29 瀏覽:65次 八字网算命網

中國民俗節日大全

中國傳統節日介紹

1、春節

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,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、理想願望、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,而且還是祈福、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。

2、元宵節

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。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、吃湯圓、猜燈謎、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。

3、龍擡頭

龍擡頭,又稱春耕節、農事節、青龍節、春龍節等,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。龍是指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,每到仲春卯月之初,“龍角星”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,故稱龍擡頭。

4、上巳節

上巳節俗稱三月三,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。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,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,稱爲祓禊,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、曲水流觴、郊外遊春等內容。

5、寒食節

寒食節在夏曆冬至後105日,清明節前一二日。是日初爲節時,禁菸火,只吃冷食。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、踏青、鞦韆、蹴鞠、牽勾、鬥雞等風俗。

6、清明節

清明節,又稱踏青節、行清節、三月節、祭祖節等,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。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,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,既是自然節氣點,也是傳統節日。

7、端午節

端午節又稱端陽節、龍節、重午節、龍舟節、正陽節、浴蘭節、天中節等等,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。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。

8、七夕節

七夕節,又稱七巧節、七姐節、女兒節、乞巧節、七娘會、七夕祭、牛公牛婆日、巧夕等,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。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。

9、中元節

中元節,別名七月半、七月十四、祭祖節、盂蘭盆節、地官節,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、放河燈、祀亡魂、焚紙錠、祭祀土地等。

10、中秋節

中秋節,又稱月夕、秋節、仲秋節、八月節、八月會、追月節、玩月節、拜月節、女兒節或團圓節,是流行於中國衆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。

11、重陽節

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,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。《易經》中把九定爲陽數,九九兩陽數相重,故曰重陽。因日與月皆逢九,故又稱爲重九。

12、寒衣節

寒衣節,每年農曆十月初一,又稱“十月朝”、“祭祖節”、“冥陰節”、“秋祭”,民衆稱爲鬼頭日,是漢族民間傳統的祭祀節日。相傳起源於周代,實際形成不早於宋代。寒衣節流行於我國北方地區,人們會在這一天祭掃燒獻,紀念仙逝親人,謂之送寒衣。

13、下元節

下元節,中國傳統節日,爲農曆十月十五,亦稱“下元日”、“下元”。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。

正月十五中國稱上元佳節,乃慶元宵,古已有之;七月十五中國稱中元節,祭祀先人;十月十五中國稱下元節,祭祀祖先。

14、冬至節

冬至,又稱冬節、亞歲、長至節等,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,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,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。

15、臘八節

臘八節,俗稱臘八,日期在農曆十二月初八。古時我國一些地方有在臘月祭祀祖先和神靈、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,也有“喝臘八粥”的習俗。

16、小年

小年,並非專指一個日子,由於各地風俗,被稱爲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。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、祭竈等。

17、除夕

除夕,爲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。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爲歲除,意爲舊歲至此而除,另換新歲。除,即去除之意。夕,指夜晚。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,又稱大年夜、除夕夜、除夜等,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。


已经是第一篇 節氣 | 白露

微信咨詢

微信咨詢

咨詢客服

您可以點擊微信二維碼,掃碼添加進行咨詢。

八字命運精批



在線測試
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