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的位置:首页 > 風水 > 傳統文化

今天

風水檢索

【鄭重聲明:本網站的主要內容來自于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及東西方的民俗文化,并非嚴謹的科學研究成果。僅供娛樂參考,請勿盲目迷信。】

【節令健康養生】二十四節氣健康養生順風車白露節氣健康養生

編輯:八字网 2024-05-21 14:13:44 瀏覽:64次 八字网算命網

 

白露節氣健康養生

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令,是秋天的第三個節令,陰曆書記述:“鬥指癸爲寒露,陰之氣漸重,凌而爲露,故稱寒露。”《詩經》中,“蒹葭蒼蒼,白露爲霜。”說的也恰好是白露節氣。由此可見,寒露爲氣溫己經變涼的代表。

2021年白露節氣起源於9月7日,至9月23日完畢,即陰曆八月初一至八月十七。寒露是全年度白天黑夜溫度差較大 的一個節令,有“露從今夜白”之說。

民間諺語

 

“寒露立秋夜,一夜涼一夜”、“寒露在仲春,遲早涼幽幽”、“過去了白露節,夜寒日裏熱”、“白露節氣勿露身,遲早要叮囑”等民間諺語,表明這時暑熱慢慢消失,溫度開始降低,氣溫漸漸變涼,在我國絕大多數地方發生秋色宜人、風輕雲淡的氣溫,白天黑夜溫度差逐步擴大,遲早涼,下午熱,因此遲早應注意保暖。

三候

 

寒露,八月節。秋屬金,金透明感,陰之氣漸重露凝而白也。“初候大雁來;二候玄鳥歸;三候羣鳥養羞”,白露節氣恰好是大雁與小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冬,百鳥開始存儲堅果糧食作物以便越冬的季節。由此可見寒露氣溫開始變涼,“春捂秋凍”要適度,遲早氣溫差異大,應當按時加上衣物,以防受涼。白露習俗有祭拜禹王,表明對幸福生活的期待和憧憬。沿海有吃龍眼主題活動,取益壽延年之意。也有打棗、採豌豆角、採棉等風俗習慣。

節令健康養生

 

蒹葭蒼蒼,白露爲霜

寒露之後,燥氣漸盛,燥易傷身,這時白天黑夜溫度差大,溫度時高時低,通常是病症高發的“內憂外患” ,尤其當心易在秋天產生的鼻孔病症、氣管炎、支氣管炎病等肺系病症的產生,易發生口乾舌燥、脣乾、鼻幹、喉幹及大便乾硬、皮膚乾裂等病症,對於這一氣候特點,保健養生應補陰潤肺爲主導。

葉飄零少悲愁,愉悅暢血氣

秋季花草植物樹木開始凋落,大家便於憂傷。中醫學覺得悲憂傷肺,而笑能電影宣傳肺氣虛,調整身體功能,緩解疲勞,恢復元氣。笑能夠使肺吸進一定量的清氣,呼出鬱氣,加快氣血運作,能使心肺功能的血氣調合。總而言之,精神實質開心則血氣惠暢,營衛流通。

 

寒露身外露,冬至腳外露

中醫學有“寒露身外露,冬至腳外露”的觀點,白露節氣之後,穿衣服不可以赤膊露體,尤其要留意腰腹、膝及腳部防寒保暖。體質虛弱者更要隨溫度的轉變加減法衣服褲子。夜裏要合上窗子,換掉長袖上衣衣入眠,早起早睡以保養氣血。

 

聲響相和睦,鍛練需適合

秋季氣候適宜,是一年中難能可貴加強鍛鍊的好時節。宜多做有氧運動減肥,聲響和睦,微汗就可以。切勿過多健身運動,大量出汗,這樣會損害體液,加劇春燥。秋天乾燥也是傳染性疾病的多發期,交通出行時要科學安排度假旅遊時間,留意室內通風。寒露之後,因爲日夜溫度差增加,在山霧的氣溫裏儘量避免出門,老年人或有呼吸道疾患的羣體更不適合在山霧中鍛練。

 

食以瑩潤物,粥補潤春燥

寒露季節燥邪脈運行,飲食搭配應以潤肺滋陰爲主導,如白木耳、藕、西蘭花、鵝蛋、純蜂蜜等,避免 燥邪損害身體。儘量避免吃刀魚、大閘蟹、貝類、莧菜、生冷食物、醃漬菜餚和過度甘肥油膩感的食材。與此同時,這時燥氣脈運行,會出現腸胃作用變弱的狀況,食療首推粥補,早上喝湯,可防春燥,如銀耳粥、蓮小米粥、白芝麻粥、紅棗粥、地瓜粥、玉米粥等。

 

春捂秋凍是一條經典保健養生祕訣,但並不是衆人皆適宜。糖尿病人、患心血管病症羣體、漫性急性支氣管炎病人及身體素質偏弱的長輩和少年兒童都不宜“秋凍” 。

尤其推薦

銀耳蓮子羹

原材料:幹銀耳15克,乾白蓮花100克,老冰糖適當,紅棗6枚

作法:①將幹銀耳與蓮籽用清水泡開2鐘頭,白木耳揀去老蒂及殘渣後掰成小朵,隨後與泡過的蓮籽一起過水清洗整潔,濾干預留;② 將白木耳、蓮籽、老冰糖、紅棗倒進壓力鍋中,添加小半鍋水,蓋緊蓋,大火燒上汽汽車後,改小火,燉三十分鐘之上;③ 最終打開表蓋放空氣,軟食或是放涼後放進冷藏室後再服用均可,冷飲口味更好。

此羹濃味甜,口味濃甜潤化,色香味俱全,合適於秋初食,此湯具養陰潤肺、生津止渴整腸、潤肺止咳健脾養胃、養顏美容之效。

 

脆香淮山藥

原材料:鮮淮山藥1斤,白砂糖125克,豆粉100克,食用油750克(實耗150克),醋、雞精、木薯澱粉、芝麻油各適當。

作法:淮山藥洗靜,上鍋煮熟,取下後削皮,切一寸長段,再一剖兩塊,用刀拍扁。菜鍋熱倒進食用油,等油燒至七成熱時,資金投入淮山藥,炸至變黃時撈起來備用。另燒涼鍋,放進炸好的淮山藥,放糖和水二勺,文火燒5、六分鐘後,即轉武火,放醋、雞精,澱粉勾芡,澆上芝麻油出鍋擺盤即成。

作用:健脾養胃,潤肺腎。針對脾胃虛食滯,肺虛咳嗽、喘氣者更加合適。

 

按揉液門穴

部位:手後背第四、五指間,指蹼緣後才赤肥肉際處。方式:夜裏睡前按揉身上的液門穴3~五分鐘。作用:清首領,增液潤肺,利三焦,通脈止疼。主冶:眼睛乾澀、嘴幹、喉嚨痛、喉嚨幹,疲憊,頭疼。

 

健康養生足道

寒從足下生,白露節氣後夜裏遲早涼氣暗生,堅持不懈每天晚上浴足,有利於養陰潤肺,助睡眠,解決煩惱。推薦日常養生足道祕方:川芎15克、黃芩20克、紅花10克、生地黃30克、桂枝15克、合歡皮30、夜交藤30克、艾葉草10克。用塗藥加水1000煎至600mL,去渣後倒進足浴盆,每天晚上睡前泡腳20-三十分鐘,浸到身子略微發燙。實際可詢問技術專業中醫,依據身體素質人性化配置中藥材足道。

 

微信咨詢

微信咨詢

咨詢客服

您可以點擊微信二維碼,掃碼添加進行咨詢。

八字命運精批



在線測試


返回